闲来无聊,趁着元旦假期去逛了下国家图书馆,听说可以通过身份证办理读者卡,想着这号称世界第三大的图书馆,该有些不同寻常之处,行将下来也终于发现其的确够大,在里面转了一阵,让人脚板酸疼。寻晃了一圈,实在是无从下手,就靠着一个有空座的书架旁坐下。困意袭来,枕着双手就睡了。待一觉醒来,随手从书架上拈来一本书,白色硬纸封面,流金字体已退落为白色,字迹也无从辨别,翻开内面一看,竟然是一本《宋诗鉴赏词典》,自古有云,唐诗宋词,言宋诗的的确少见,记得以前钱钟书的《谈艺录》中有过关于诗分唐宋的观点,细翻目录才发现,如苏轼、欧阳修、陆游等大词人也兼修小诗。且内涵韵味绝不比唐诗逊色。
看着这足足有十几页的目录,顿时变得无从选择,这么多的词家诗人,律诗绝句到底看哪一首呢,忽然苏轼一首《冬夜听雨戏作二首》的题目在脑中摊铺开来,雨一直是一个绝美的意象,从春雨霖铃到秋雨潇潇,从夏雨的酣畅淋漓到冬雨的瑟瑟凄凄。雨感人情,最能表达情怀了。于是干脆就寻哪些和雨相关的题目,《夜雨叙怀》,《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有美塘暴雨》,《池口风雨留三日》,《观雨》,《雨中再赋海山楼》,《南定楼遇急雨》,《秋前风雨顿凉》,《风雨中诵潘邠老诗》,《山雨》……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雨的意象塑造自然源自听雨之人,一人听雨多是感伤迷离,或情意丛生,或木然入神。两人听雨,则可情意自燃,雨意无尽,可伤逝亦可缠绵。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夜月斜人静。”
那般爱听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