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北上来京已经四年有余。记得初来北京时也是秋天,没多久便入深秋。校园里满树的金黄深红着实袭人眼球。南方的秋天是阴云不散,昏黄萧瑟。天空像是被一层白膜笼罩,挥之不去,风吹不散。树上的叶子也似盼归的游子,深秋刚至,便一片接一片的投入土地的怀抱,不肯在树上多留半日。北方的秋则别是一番滋味。似乎秋不是凋零,不是萧瑟,而是夏的延续与绽放。
今年的秋天似乎很短,秋高气爽,午后阳光似乎没多久,不觉已是凉意袭人,仿佛初冬已至。暖气还没送到,室内便已经寒衾冷似铁了。北方的暖气总有固定时日,每年的十一月十五号才美人迟暮,姗姗而来。而就在暖气要来的前一个星期,则是领略深秋景色的最佳时期。在北京,秋之韵味最浓,散布大街小巷最广的,自然非银杏莫属。
就像季节一样,有人喜欢初春,有人则挚爱深秋。单观赏银杏来说,北京不同地域的观赏处总会迎来其倾慕者。学府深深的清华园,银杏大多依主路而建,尤其是那条东西向的银杏大道。禅林幽静的大觉寺,无量寿佛殿前的千年银杏王。但不知是从何时起,每年观赏银杏的必去之地却是地坛。
从通州出发,八通线转一号线再转二号线,雍和宫站下,出站后过马路后右转,便是地坛南门。该是在家憋闷的太久了,虽然辗转近一个半小时才到,可一看到地坛大门便马上来了精神。2元的门票也够实惠,人也不是很多,在外面还是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闹市,可一进这鎏钉红门,整个人放佛随了这满园的苍松翠柏,瞬间静了下来。这些日子北京的空气让人窒息,灰黄的带着怪味的空气着实让人没有外出的欲望。前几个周末便空在房间里耗着了。一进这园子才发现这生活真乃韵味各中,非脚踏实地不可。
循着左手边的红墙侧殿往前走,游人逐渐多起来,三三两两的。有的坐在路边长凳攀谈闲聊,有的循着墙跑步健身。且这地坛人虽多,然尤以年轻夫妻遛孩子的最多,各色的小车,小玩具。早晨直接出门,没吃饭。刚进门时寻着路边的超市买了块煎饼和水,此时刚好路边有个空长椅,还在这深秋的阳光下,赶紧跑过去坐着了。地坛的天空倒是没见到雾霾的影子,蓝蓝的天空下映衬着翠绿的松柏,不远处红墙边上有几颗斑白的老杨树。像极了安详的老人,沐浴在阳光下。突然间相似的画面似乎在记忆的某处被唤醒。呵,那是童年再司空见惯不过了。要是这种感觉能在持续的久一会,当定是老天爷的特殊恩惠了。
虽然周围竟是翠绿斑白,却未见着金黄。penny催促着要找银杏。于是径直往前走,寻着大道往前,不久就看见一个被内部的红墙围起来的园中园。门板缝隙往里看,该是地坛的主建筑,只可惜多的只是几层砖切的石台,全没有天坛的气势,也没有一座像祈年殿般的殿宇,加之深秋时候地坛的游客多是奔着银杏来的,偌大一个院子里,竟是寥寥数人。我们也侧过院子,寻着院门正对的方向继续往前走。
转了个弯,忽然头上多了一抹色彩,蓝色的幕布下,灰白的刷出主干,侧枝则用金黄的细笔勾勒。是银杏!没有想象中的满树饱满欲滴的金黄,该是我们来的还是晚了一些,秋风落叶的故事每时每刻在上演。如今枝头只剩下稀疏了,在这蓝天幕布下却别有韵味。俨然古代山水文人笔下的留白。
渐渐走进才发现,原来这些株银杏倒是够隐蔽,两边都是被翠柏包围,只有一个长条形的道路两旁直立着十几棵。虽然树上已是落叶斑驳,然地上也满地金黄。不知是哪位有心的情侣竟把银杏叶聚集,摆成了一个笑脸,让人看了,不觉于这深秋中平添几分暖意。沿着长条形道路的这端走到另一端,原以为这地坛的银杏大抵已然看尽。却没想到跨过几簇翠柏从之后,竟是另一片更为开阔,数量更多的银杏树。且和前面那山水留白截然不同的是,这边的银杏叶竟然还是如此饱满簇拥着挂满枝头的每一个角落。色彩饱满厚重,颇有梵高笔下印象主义的炙热豪放。
想这几步之隔,景致却大有不同,正所谓龙生九子了。每当有风吹过,那片片金黄便如那山谷里翩翩起舞的黄蝴蝶,优雅空灵。在这北方灰黄干涩的冬天能看到如此绚丽之色彩,也不枉吸雾霾,挤地铁折腾一两个小时来这地坛了。
且走且赏,不觉已经走到了西门,西门外仍是一大片银杏林,且似乎这银杏叶比也是这般葱郁茂盛。记得去年来的晚,院内银杏大体已经落尽,本是有点失望,正准备从西门出去,近处方才发现,正是‘长恨春归无觅处,不觉转入此中来’。今年本来也是准备从西门出,想着时间尚早,难得出来一回,不如去地坛东边走走。于是,两人从近西门处的一处墙边旁道往东边走。与前面一排排的松柏不同的是,这边却是一块块整齐的草坪,还有那一片片不知名的阔叶的灌木类的东西。不觉循着院墙走到了东门,才发现原来这里才是地坛的‘银杏大道’,才明白之前遇到的两处只不过是旁郊野景罢了。宽阔的一条大道上竟然像铺了一层地毯,两边的银杏粗而高大,枝繁叶茂,竟然可以高处连枝了。自然游人相比之也要多出许多,也绝拍不出没有人影的银杏了。继续往前是养生园,陪着Penny又玩了了许久,方才兴尽而去。
之前看小王子,有人分享过一篇帖子,说人应该常给生活以仪式感,很多看似平常无奇的东西,如果你把它记在心上,有意于某个固定的时间,地点,甚而与某同一个人来做,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变得乐趣横生,且回味无穷。就像这时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犹记得小时候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吃食,玩物。春天在小麦田里,打麦场上挖荠菜,与小伙伴在田埂上挖洞烤肉。夏天溪边沟头钓龙虾,捉知了。秋天在稻穗上打滚,在稻场上看那无尽的繁星。冬天炉边烤火比赛背诗,看大人织毛衣,听他们讲过去的事。
就像这地坛,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总会有意无意的念叨,从研二那年第一次在雨中逛完了,以后似乎每年总要在这个时节亲自走过一趟才心安。也许是舍不下这自然的景致,亦或是怀念这有”仪式感“的生活。
当然除了地坛银杏,也许还有奥森初夏,海棠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