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则通通则久

记得之前刚回来时告诉自己,一定要沉得住气,在一个职位上做好自己,提高visibility和influence,渐渐的你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确实,前面两年的确如此,在CN的work也很沉得住气,和出走百度之前的心态完全不一样,确实有所变化,尤其渐渐认识到一个成熟的职场人所应该有的态度,和工作的方式。但估计两年是我的上限,如果两年还没有什么变化,我就要自己主动寻求改变了,两年还还是同一个职级或者同一件事情,抑或是同一个薪水等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觉的到西雅图已经半年多了,这半年来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听和理解印度英语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也渐渐的跟上了team的节奏,但总感觉自己这半年来少了些什么。

  1. long term学习的习惯丢了,每天忙着上班和娱乐,不管是专业书籍还是人文书籍都已经丢了很多了,不仅是每天没有进步,就连每周都没有了进步,这个促使自己考虑是否需要用至少每周,或者每月的读书笔记来督促自己时刻保持进步。 但是渐渐的对于周边充斥的大量的知识开始有否定的接受和筛选,而不是全盘照搬,渐渐意识到以前的阅读习惯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浪费时间,只是跟打游戏不同的是,自己洗脑告诉自己,这是很充实的表现,其实啥都没有学到。今天看Medium的一篇文章说的好,媒体对所有成功人士的采访都是要多读书,多读书才能成功,可现实是大多数时候大家没有意识到,90%的书对于大多数人都没有实际效果,更多的是在浪费时间。你真正应该读的是那10%,如果筛选并找到属于你自己的10%才是至关重要的事。
  2. 另一个现实问题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职场转型成了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至少面临两大方便的主要问题:去和留的问题;换职位还是换行业的问题;这两个几乎都是影响一生的大问题,在这一点上你就会渐渐明白以前在国内大家鼓吹的国企和民企的不同之处。稳定和机会。还有一个问题是,职场技能其实真的很重要,一个好看的PPT,一个清晰明了的workflow diagram这些都显得至关重要。但凡所有周围很优秀的人都有一个很重要的习惯,就是整理和回顾的能力。xuegang可以把手写的class diagram做的非常漂亮;xinjing的notes清晰明了。我之前以为智慧是记忆和脑力,渐渐的才发现,智慧其实是整理和归纳。
  3. 身体和精力的问题,前半年没有意识到为什么美国人这么注重健身,每天任何时候几乎都能看到跑步的,如今才发现只要生病了,对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就是巨大的改变,而且这个改变是不可逆的,家庭收入是一部分,最重要的是你的所有想法追求都得变了,更别提病痛带来的痛苦和隔离感。经历饱满的融入工作和生活真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

Mark下第一次收到leadership手写的感谢信,原因是周末加了会班帮助unblock了一个project。

@lengerfull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