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事

就跟所有人都说买房随时都可以,如果你是自住,任何时候都对你没影响,这句话确实没错,就跟当初刚毕业在北京租房子住时,还记得第一次去看房子的位置是离亚马逊(慈云寺那边)不太远的,东三环三元桥那边的白家庄,慈云寺那边的高架旁的筒子楼,包括传媒大学那边的定福庄一片等。当时刚开始想找个跟人合租的,后来找了看了好几个,发现几乎接受不了,于是还是不得不考虑大开间。

最后终于在通州新华联家园里找到了一个朝北的一个大开间。厨房和洗手间都是单独隔的。一炒菜,一屋子的烟。然后窗户还不敢打开,一打开就能听见火车开过来很大的声音。当时觉得生活很小资,床和柜子都是宜家的,以为两个人在里面会很开心的过着小日子,其实不然,各种吵架,现在想想还是不合适。然后每个月交着2400的房租,尤记得签约之后,第一次从北邮发的邮政卡里把七八千块钱取出来,叠成厚厚一打,心里真的感觉从来没手拿这么多的钱。当时天真的以为住的房子舒适开心就是一切,全然没有买房的意识。也没有关注在意周围的房地产的动向。我只记得小区门口链家时不时发几张通州大运河畔的新房,而且房价好像超级便宜,但当时真的连想都没想。

刚毕业那会几个师兄弟还会时不时一起聚聚餐,喝喝酒,但大家从没想过买房的事。原因很简单,几个人都是贫穷出生,没有意识所以更不可能有什么实际进展了。但几个月几个月的过着,发现事情变了,我觉得是在16年左右,大家突然都抢着准备上车,好像是因为北京房产新政,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开始提升首付比例,然后链家那时候还有提供了一些首付贷之类的,大家都急急忙忙的上车。当然不包括我,因为我根本就没攒着钱,家里也根本没有钱,毕业的第一年现在刚发工资的兴奋和买了一些电子产品,然后我还记得在攒钱买房的问题上跟女友几乎走在两端,那时候她总是怪我不跟她出去玩,说年轻的光阴都耗在我身上,而我那时候就想着怎么能攒点钱。

毕业一年后的15年九月奉子成婚领了证,开始回家置办婚礼,家里积贫积弱,没有积蓄,就三间瓦房,西边的一间做婚房,基本装修家具的钱也是几乎是自己工资攒的,然后女方家彩礼的钱也是自己向朋友借钱凑的。犹记得清楚,因为彩礼的事,两家还闹得很不愉快。后来结束回北京的路上,一边问朋友凑钱,一边骂了自己的一路的无能,心痛如刀割。即使现在想起,心里仍然会痛,隐隐作痛。此为题外话,暂且不表。然后年底我妈提前过来照顾孕后期的媳妇。刚过来时觉得爸妈来,特别高兴,当时觉得自己怎么也是刚毕业一万多一月的,带着爸妈游览北京,还到了自己公司的楼下逛了逛。没多久,我一人上班,媳妇和他们两待在一个小房间里,待着待着就不受待见了。那种农村妇女的热情被冷冷的一盆水浇灭之后一度让她差点抑郁(现在一想起她一个人去北机市场买菜时缓缓落寞的背影,心里都想哭。)其实那时候都是怪我,啥人情道德都不懂,一方便没有顾忌媳妇孕期的感受,另一方面没有在中间调和过啥婆媳关系。后来我知道媳妇对二老的纠结就是在穷这个字。每次一吵架就说我们结婚,婚房没有,彩礼钱都是你自己凑得,每次听到这也同时觉得是亏欠媳妇的,至少她觉得别人家都不像你家这样的穷。同时也真的觉得二老,尤其是我妈,一个特别要强的农村妇女,真的已经尽力了。我是从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所以每次想到这,最后都觉得是自己对不起她们两。或者说这些问题本来应该在结婚之前就已经暴露出来才对的。

16年三月娃出生,我们又从新华联家园换到了科印小区,小两室一厅,一个月也就三千的房租,小区很破,没有电梯的四楼。一路更多的鸡毛蒜皮,更多的争吵不休。我妈整天人像失了魂似的,也是三天两头感冒。原来想让她回去休息一段时间的,让她妈过来带一会,但任凭我们两怎么打电话给她,她怎么哭的稀里哗啦的,我怎么再三说过来帮帮这段困难时期,她妈还是不愿意来,不得已,我妈还是得继续在这呆着。那段时间,其实只有做饭洗衣服之类的,她也从不让我妈带娃,即使我在西北五环的百度上班,晚上十一点下班,夜里她另愿把我叫醒都不叫我妈来带。然后是我妈觉得媳妇肯定对她有不满,整天问我到底什么地方做的不对,我呢,一边加班的苦逼码农,一边得和她一样决不能少带娃。我之前一直没有想明白这是到底为什么,后来等娃差不多快一岁了,她开始找工作上班以后我才明白,说是不能看着我少带娃她多带娃。后来想想有件事似乎印证了这话。记得第一年带娃过年回去,因为和家里亲戚长辈喝酒喝吐了,睡在床上,她晚点过来数落我一顿,说就知道喝酒,喝醉了酒就不用带娃了。

然后是17年。因为住在通州,每天早上七点起床上班,路上吃早餐,然后做三个小时的地铁从东南五环外到西北五环外的百度上班,晚上大概九点半出门做出租车,从北五环,到东五环,到南五环,到京通高速,五十公里,十一点到家。一段时间后公司加班更严重了,清晰的记得为了赶一个项目,十一点多才走,最后不想晚上回去吵到娃,只能临时让车随便开到一个宾馆住下。出租车师傅人也好,找了好几家,人家都说满了,最后开到了清华旁边的99啥酒店,住了一夜。那个印象太深刻了。突然想起在百度的时候,每天的事情都是接着事情,没有所谓的心情不好,不想做,就是每天死死的做就完了。而且现在想想那帮人还是蛮厉害的,尤其是老板和员工的上下级关系特别明显,又扯远了。最后,不得已又换地方,从东南的通州,换到西北的昌平,最后在五环外的佳运园落脚下来。佳运园也吵过架,只是吵架的次数少了,但有时是当着父母的面。每次吵架都是离家出走,然后说要离婚之类的。那时候两人也曾多次想过离婚,但是都是觉得点点还小,最后都是双方互相忍让后,又这么过下去了。

然后又是工作换回了亚马逊,在南四环这边的丰台科技园。不知不觉的,就开始了又一轮的租房生活,考虑到今后上班地点,我在南四环,她在国贸,于是着手看房,很多地方都看了,因为之前对昌平这边的氛围有种不知觉的排斥,昌平看的不多,然后朝阳,链家上也看了,但是大多数在预算范围之内能选择的实在是太小了。17年年底,再看了丰台,房山,通州,大兴之后,选择了南五环外的大兴。其实倒不是因为各种投资因素,就是觉得整体市容干净整洁,然后小区靠地铁,附近有医院的小两居。看上了18年初就差不多签约了,等到各种结束了开始交房已经到了4月。五月就开始装修,期间为了装修和上班方便,又在附近滨河西里租了一个房子。于是第四次搬家从北五环外的佳运园搬到了南五环外的滨河西里。差不多两个月装修好之后,晾了半年,19年元旦正式入住。

然后住了一个月没到,就回家过春节了,等到春节结束又住了差不多两个月,又一次踏上行程,飞去美国。媳妇和娃还有我妈在这边。这一年因为住上了自己的房子,我不在,点点又大了,我妈和媳妇似乎心情都比以前好了。再加上经济压力稍微少点,感觉氛围比租房子要好点。

细细想来,14年四月份毕业到20年三月,真是一路折腾一路换。期间各种心理历程也是太多了。你品,你细细品。

2014.4 - 2016.4 通州 新华联家园
2016.4 - 2017.4 通州 科印小区
2017.4 - 2018.4 昌平 佳运园
2018.4 - 2019.4 大兴 滨河西里
2019.1 - 2019.4 大兴 清源西里
2019.4 - 2020.1 西雅图 One Lakefront

@lengerfull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