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特喜欢学友的一首歌,时间、地点、人物。基本上时间,这三点四个思维坐标定格了人在那一瞬时的状态。不知有多少人的生活是一直在飘着,心也是在飘着。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特喜欢学友的一首歌,时间、地点、人物。基本上时间,这三点四个思维坐标定格了人在那一瞬时的状态。不知有多少人的生活是一直在飘着,心也是在飘着。
以前是听学友的歌能让心静下来,现在突然感觉香这东西能让人静下心来。会让青灯古佛入脑海。
今天实际是一个月后的8月26号。假装有时间穿梭能力,退回一个月前的今天,终于人生第一次驾照考试,路考过了。失分的地方主要是平行parking和直角倒车。听说过了以后还是挺兴奋的。回想起大学时,家里说借钱考驾照的事,现在回想起来五味杂陈。后来留在了北京,经历了艰难的时间,也没有考虑考车买车的事了。直到到了西雅图,每天耳濡目染,做他们的车,也没想着赶紧考驾照买车。直到最后娃要来了,才想起来考驾照。也确实是不容易。
今天第五次开车,再一次突破我的想象。竟然第一次上高速了,而且上的是如此刺激。真是每一次开车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刚上车时调整座椅和后视镜之类的,自己试了一下。然后直接让我在两边都是车流的时候,打左转灯,开始向左把方向盘打满开始掉头。整个掉头过程也是刺激无比,眼看着后面来车渐渐靠近,让我渐渐明白了,开车上路最重要的就是calm down。然后时候保持清醒的意识比什么都重要。
然后在等红灯右转的时候,教练提到了应该考虑右转之后进入什么样的道路,通常开始时应该保持最近的转弯道。关于脚应该放在刹车还是油门上,这个其实时根据情况来决定。如果前面好多红灯,前面车流行驶缓慢,应该需要经常性的刹车。如果前面车流很快,应该需要尽量的保持匀速。
有些事不管再坑,以目的为导向,结果为导向,向前走就行了。要长远看。
今天终于决定报了个学车班,跟着教练去实际上路开了一下。也是真正的在路上开过了。总体上是我的第四次开车。如果之前跟大池子学是从0到1的突破,那么现在就是逐渐在从1向着100迈进。我觉得如果等考到驾照应该算是从1到10了吧。
今天第一次在路上开了一回,开始慢慢体会到了匀速的开车和匀速慢慢的移动方向盘带来的那种稳定和舒适感。也就练了一个多小时吧,但是基本上把所有的路况,各种情况能试的都试了一遍。今天主要体验了一下:
有些人和事其实你真的很难控制。就是从某时某刻开始,人和事忽然一下就变了。时间,地点,人物缺一不可。
今天晚上的骑行有两个特别重要的lesson learn:
最近越来越觉得,三十而立比较容易,但是四十而不惑真的好难。最近和朋友相处陷入了一种无尽的怪圈,不知道为啥,从何时起,大家不像以前那样和谐融洽,反而容易因为一点小事生气动怒。从个人看,我觉得是没有太能把握住为人处世的分寸感。尤其这八个字,’言多必失,过犹不及‘。但确实以前不是这样的。尤其在图村的这一年,在别人眼中展现出来的性格完全不是真正的自己,不知道是一种掩饰还是一种释放。然后就是特别不喜欢拒绝,即使是有时候不太愿意做的事情,倾向于从别人的角度想,然后不仅自己不舒服,也让别人不舒服,最终结果却总是容易导致不欢而散。还有就是最近越来越觉得慢慢的分析和审视周围的人和事,渐渐能够用理性的视角去看清一些东西,越来越有意思。而且有种感觉,这个是通往四十而不惑的第一步。所谓的看破而不说破。现在自己的脑中完全没有想法,但是渐渐地有了想法的萌芽,这个还是要继续保持下去。
读到对歌德的这个评价,确实有意思,总有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感。尤其是那句,“对于歌德而言,女性象征着人类的美好与光明,这种对于女性的欣赏,一直延续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浮士德的那句呐喊,季羡林的那段日记。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有两个灵魂在我胸中,他们总想分道扬镳;一个怀着一种强烈的情欲,以它的卷须紧紧攀附着现世;另一个却拼命要脱离尘俗,高飞到崇高的先辈居地。”
周四下午麻烦大池子OOTO了一下午,带我去练车。来来回回开了大概有90miles。这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三次练车。
第一次是在地下parking掌握基本的车内部件和操控。但是主要的问题是转弯不能准确的转大弯,尤其是直角的时候,转小弯,而且打的方向盘也不对。不是那种连续的打,而是一点点的慢慢移动,这个就直接造成了方向盘的不稳定,车身也是频繁的抽搐。
第二次是在一个室外的已经停业的plaza停车场,主要练习开车和左右转弯。由于道路还是没有线,就导致了每次开车都分不清左右,明明靠右开,却开到左边别人的道路上去了。左转弯的时候,竟然跑到逆行道上来转弯,简直了。然后就是转弯之前减速,速度是直接变成了default的那种速度,太慢了,根本转不了弯,而且转弯之后,也不知道加速,最大速度也就10miles。当然也在训练stop sign的做法,之前停下来,然后慢慢向前,同时向左边路上,右边路上,然后再看左边。且要看盲点。也在练基本的转向是左右转向灯记不记得打。我经常很晚才打转向灯,这个是不对的。基本要在达到路口一定距离之前就开始打。而且记得转向灯一定是有岔路的路口才打。有些弯弯曲曲的路口其实是不用打的。当然,关于车距,基本的左右侧视镜,后视镜,这些完全顾不上看。
第三次,也就是今天的练车是直接找的一个比较偏远的社区,在社区里面开的。其道路主要的特点就是很多上坡和下坡交接。
我们先来到第一个社区,当时坐上驾驶位时紧张,放不开。完全就顾着方向盘和油门,根本顾不上控制速度。刚开始时是上坡,就很难控制速度,踩油门的节奏就感觉特别的狠,不是一个逐步的感觉。我觉得其原因有2。第一机动车油门本来需要一个过程,你本质是期盼踩下来就能看见速度增加,但其实有个传动的过程。你没意识到,继续往下踩,就会导致后劲速度太快。一会快一会慢。第二,你没有太关注屏幕上的速度。没有意识到速度已经上来了。整体开起来,要竟可能保证匀速行驶,但上坡快要上来时,可以适当的减小油门,但减小油门不是完全放开,实际中你几乎每次都是大开大合。要么踩一下,速度没上来就继续踩,然后发现踩多了。要么就是停下来的时候,完全把油门放开,最后导致车速变成四五mile了,然后又不得不加速踩。所以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你要保证速度是匀速,方向盘也是匀速。这两句话简直太重要了。比如当遇到很陡的下坡的时候,基本不用加速车就能跑的很快,有的时候直接能到二三十mile,这个时候要保证用车刹来控制速度。当然在控制速度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方向盘的平稳性。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一且都是平稳的开。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开车老是开在路中间,甚至容易到对面的车道。这个距离感怎么来调整呢。可能这就需要侧视镜的保证了。大致看着轮胎和路基或者边线的距离,培养一种距离感。一旦培养好了之后,就可以保证开在自己的线内。 我觉得相比于第二次,这次至少有机会偶尔意识到需要看侧后视镜,这个是进步,当然看的不是很好罢了。还有就是在停车场时,没有意识到自己走直线竟然这么有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二。1是没有通过侧后视镜来观察左右的距离,所以一直会出问题。其二是方向盘打的太急,像喝醉了似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右转过弧度弯的时候,要尽可能转小弯,车靠右,不然就容易到对方车道去了。就特别危险。比如是在一个交叉路口,有stop sign的时候,要保证先准确的停下来,然后方向盘往右打,以很低的速度左右观望。车头调过来以后就加速往前走。在前方路口一定距离打转向灯,一样还是靠右慢慢移动。但没有stop sign的时候,不需要完全停下来,但是最好是保持比如5mile的速度靠右转,然后转弯之后就可以直接加速。我觉得下次坐车的时候,要看下大池子每次转弯的时候,速度大概控制在多少。
高速的时候,如果在一个比较慢的车流里,然后隔壁的车流比较快,因为自己车速比较慢,加速就很难,主要如果你想变道到那个快速道路的话,就很危险,要么你自己通过一个很快的速度,把自己加速起来,要么就是保证后边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要有任何预判的假设。很多时候应该减速的时候就应该直接减速。比如你在小区里开,发现前面挡着一辆正要开走的车,但是目前还在你的路上,你不应该假设等你到那边的时候就车就开走了。而是应该假设车可能没开走。这个时候,你就要减速慢行。这样是最安全的假设。
周五晚上想了一晚上,也看了好多相关的视频,终于买了人生中第一辆自行车😅,也算是人生中第一辆车,想想可笑又可喜,至少往前在一步步前进。骑着饶了SLU一圈,发现体力还是不行,没一会就累了,可真是。
今天打乒乓球感觉有点体会:
突然发现上次写还是2月28号,不知道为啥,中间竟然空了一个月没写。一年也就12个月,但确实这段时间经历的事情比较多。
1)在三月初配了两副眼睛,把之前一直拖欠的这个还上。
2)又开始温习驾照知识,开始准备驾照考试,庆幸的是驾照笔试通过了,有效期是一年,一年之内都可以参加机考。要珍惜好这个时间,不然这个笔试又要荒废了。
3)Penny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之前悬而未决的问题确定了。然后就越来越觉得学车变得比什么都重要了。
4)也幸运的抽到了H1B,这个对我来说就很重要了。
这三月份到四月初真是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而且每一件都不是小事,可能这也就解释了啥叫消失的三月吧。当然感觉这四月的事也是至多不少,我得想办法找到regular学车的方法,而且眼看房子要到期了,得考虑换房子的事情了。还有工作的事,可真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阿西莫夫《Second Foundation》的完结篇,确实最后的反转再反转让人大呼过瘾。Second Foundation存在于physical和social的两端。
The most obvious place being the least suspicious
A circle has no end
All roads lead to Trantor
Chi在知识获取理解中的高度抽象和深入本质的能力确实很值得学习。
Both hope and fear are weakness.
– Second Foundation
突然觉得ML这种更需要长期的专注投入和付出,才能出点成果。
Chi的这种思维方式有着独特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对于一些design的理解和判断非常值得学习。目前却只见其表,却没见其里。
严格的说,我也是贼,不过不是淫贼,你可以把我当作偷心的贼。
你不要自恃过两年书,就到处轻薄无知女子,我告诉你,男人穷并不要紧。但要有骨气,有才学,不然就算读一辈子书,也不过是个废物。
为什么世界上有如此多无聊的废物?
– 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啊!
荷马史诗的节奏流畅,气势恢宏而想象力超群。人物众多繁杂,而且夹杂了各种地理山川风貌。尤其是对古代英雄战争的宏大场面的描写,真是一个语言艺术的集大成者。相比而言,中国的这些文学体裁显得太过小气了。《失乐园》,《荷马史诗》,《神曲》真是牛逼啊。
-读《伊利亚特》有感